非主流头发 非主流头发图片
“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可以说,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
在唐人的审美观中,胖姑娘显然比瘦姑娘更受欢迎。当时的人,均以“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为美,而杨玉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我们知道,发型是影响“颜值”的重要因素。那么,唐代的胖姑娘们会留怎样的发型呢?
根据流传下来的仕女图和历史文献我们可知,当时的美人常用的发型多达数十种。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愁来髻、百合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乐游髻、丛梳百叶髻、双挂髻、双平髻、球形髻、扁形髻、堕马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那么,哪种发型是最受欢迎的呢?
无疑是“高髻”了。唐初长安的姑娘们大多留高髻,连高祖李渊都有些疑惑不解。他询问身边的秘书丞令狐德棻,问为何长安的女人都喜欢留高髻,令狐德棻解释道:“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高髻能够让人的脖颈伸直、胸膛挺拔、腰部端正,尽显体态雍容。”
然而,我们知道想要梳高髻,“发量”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女性或头发稀疏,或头发较短,既没有一头乌黑茂密的秀发,也无法“长发及腰”,那么,她们该怎么留高髻这种发型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义髻。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唐时期长安城的商人会在东北地区和朝鲜购买长发。买这些头发来做什么?就是制作假发,也就是义髻。
义髻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
汉朝时期的女人会用木头、纸或布制作巾帼,用来解决头发稀疏的问题。到了唐朝,毛发编织的工艺逐渐完善,于是,广大爱美女性便迎来了义髻这一福音。元稹的《追昔游》里有这样一句“义梳丛髻舞曹婆”,这里说的就是义髻。据说杨贵妃的高髻便不是自己的头发梳成的,而是义髻的功劳。安史之乱爆发后,逃亡途中贵妃丢弃了大量义髻,以至于“花钿委地无人收”。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人使用假发的方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先把自己的头发梳起,聚拢在头顶上,然后再套上义髻。只不过,现代人会用发卡、皮套固定假发,古人固定义髻时只需使用发簪即可。
唐朝的假发十分逼真,形状固定,能够轻松满足女子梳高髻的需求,一次性成型。但如果某姑娘头发乌黑浓密,又“长发及腰”,无需义髻的帮助,又如何梳高髻呢?多半要借助一些支撑物。毕竟,高髻的高度约在一尺左右。唐朝时期的一尺,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公分。将头发梳高三十公分可是一项技术活,而当时又没有发胶这种辅助物(即便有发胶也很难让头发撑起三十公分高)。
由于史料中并无相关记载,博物馆中又看不到相关的实物,所以接下来的部分皆为笔者的猜测。
当时的女孩们,一定会用到一些辅助物支撑头发,将一头秀发固定在头顶。毕竟,高髻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既能体现出女孩雍容华贵的仪态,又能吸引仪表堂堂的公子哥。“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一首《宫词》已充分说明高髻对于女子形象的重要性了。没有高髻,女孩子的“颜值”就要扣分。所以,为了能向外人展现一头高髻,唐朝的女孩们势必要无所不用其极。
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图》里,我们便能看到其中的五个女子所梳的发型皆为高髻。《簪花仕女图》,是唐朝画家周防的得意之作,亦有一种说法是此图创作于五代时期。可即便《簪花仕女图》是五代时期的作品,也足可说明高髻在当时的流行。这幅图所用到的技法相对朴实,写实的笔法充分展现出唐代女性穿着、发式的特点,可信度比较高。
这种高髻在唐朝还有另一种叫法,即为峨髻。根据古汉语释义,峨是用来形容山脉高远的。将高髻比作峨髻,真可谓十分贴切。
可以想象的是,倘若现代人穿越到唐朝,一定会为满大街的高髻叹为观止,甚至会被惊掉下巴。毕竟,在今时今日的大街上,敢把发髻梳几十厘米高的姑娘足可称得上是“非主流”了。
参考资料:
【《唐代发型考》、《簪花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