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裂谷 皖西大裂谷门票
海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如何规定的?
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的区别在哪?
格聂之眼是如何形成与补给的?
......
还是老规矩
红色加粗是重点,蓝色链接是延伸阅读
文末还有2020年往期地理君小课堂的链接
不要错过哦
12.01
基岩海岸水陆交界处
波浪裹挟着砂砾对基岩进行冲蚀、磨蚀和掏蚀
在岩石节理或抗蚀力较弱的部位形成凹坑或凹槽
一般宽度大于深度者称海蚀穴
深度大于宽度者称海蚀洞
冲入洞中的海流继续侵蚀
海蚀洞顶部被蚀穿,就形成了海蚀窗
如果洞顶大部分都崩塌了,只余残部相连
则为海蚀拱桥(海蚀穹)
海蚀拱桥的“拱”发生崩落后
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即为海蚀柱
海蚀崖脚下
微微向海倾斜且被海水磨蚀得较为平坦的平台
称为海蚀平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1期(绘图/刘春田)
12.02
黑龙江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地方
也是一般人认为在中国最有可能看到极光的地方
但其实漠河的纬度虽然在52~53度
但它的磁纬度并不高,只有40多度
想要看到极光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漠河有时会看到一种“人造极光”
即由人为向空中投射强光
强光打在烟雾或云层上,显现出缥缈的色彩来
看上去非常像真的极光
12.03
福建漳平的茶园或大理无量山樱花谷
都有类似的风景
12.04
地球的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
月亮运行时,如果进入地球的本影(2)
这个影子会遮住投射到月面上的全部阳光
月亮会显得很昏暗,几乎看不见
但如果只穿过半影(1、3)
这个半影只能遮住投射到月面的一部分阳光
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月亮比原来灰暗一些
而不至于全部看不见,这就是半影月食
半影月食不会造成月面有缺角
月亮依旧圆圆的,但月面会有一个
从亮到暗,再从暗恢复到亮的过程
12.05
西风漂流是指在盛行西风的吹送下
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洋流
而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特别是在南纬40°至60°的广阔区间
几乎没有什么陆地分布
所以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没有陆地的阻挡
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洋流圈”
而整个西风漂流带围绕着
世界上最冷的南极大陆旋转
南极冰盖往海洋延伸
最终断裂掉落形成大洋中的冰山
这些数量众多的巨大冰山
降低了西风漂流带的海水温度
此外,南极高压向外形成的极地东风带
使得高纬度的海水往低纬度流动
加剧了海水的温度下降
12.06
雨幡洞云,指天空云层中出现的
直径约数百公尺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云洞
气象学上
卷积云或高积云的云层中一般会存在一种东西
它们依附在细小颗粒上
称为“过冷水滴”或“超冷水滴”
“过冷水滴”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虽然低于0℃却仍处于液态
之所以没有结冰是因为
这些“过冷水滴”需要一个内核才能结冰
而这个内核形成的关键就是要有飞机经过
在一定条件下,飞机穿过高空云层时
飞机的螺旋桨叶片和机翼周围的空气迅速膨胀冷却
“过冷水滴”开始渐渐冷却凝结
形成一个个冰晶
当飞机飞过后,这些冰晶便会如雪花般纷纷落下
其坠落地方的云层往往会裂开一个圆形的云洞
即雨幡洞云
12.07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8期 摄影:于云天
地影,又称地球阴影或暗段
是地球本身投射在大气层上的影子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
大气层上处处都是地影
换句话说,黑夜就是地球的影子
只不过就地球上一个固定位置的观测者来说
和山影一样,我们一天中所能看到的地影
也出现在日出或日落前后
与太阳相反的另一侧天空上,呈暗蓝色的带状
只要太阳升起或落下
总会在另一方向的大气层里投下影子
这意味着每天我们都有两次欣赏地影的机会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8期 制图/章佳杰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地影
是因为阳光投射的地球影子
和我们看到的地平线有一个小小的夹角
(该现象恰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这样我们就可观察到出现在地平线上方的部分地影
如果从地球侧面看就更清楚了
这个阴影是一个狭长的楔形区域
在飞机上也可以看到这条长长的楔形地影
更多关于山影、地影的内容可以看这里
12.08
矗立在美国的怀俄明州的“魔鬼塔”
这里原本覆盖着厚厚的沉积岩
几千万年前地下的岩浆涌动到地表附近
但却没有突破岩层
而在火山锥的“喉管”里凝固下来
形成了地下玄武岩石柱
覆盖在石柱外层的松软沉积岩
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被侵蚀、剥离
相对坚硬得多的岩浆柱则留存了下来
形成了如今拔地参天的魔鬼塔
当你走近时会发现
它由无数根规整的石柱叠成造型
全身遍布直上直下的沟槽像是一摞钢筋
这是因为在迅速冷凝的过程中
玄武岩冷缩形成了蜂窝式的六棱结构
地质学家称之为“柱状节理”
12.09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
900多公里的江苏海岸是极富特点的
除了北部连云港一带
有几十公里的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
93%都是粉砂淤泥质海岸
而它另一醒目的特点
则是至今仍保有着绵长而连续的淤泥质自然岸线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10期 摄影:杨国美
淤泥质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基本为粉沙淤泥
是由粒径为0.01 ~ 0.05mm 的泥沙沉积物
长期在潮汐、径流等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开阔岸线
淤泥质海岸线多分布在
有大量细颗粒泥沙输入的大河入海口沿岸
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开阔,海滩宽达几千米
甚至十几千米,是滨海滩涂湿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
淤泥质海岸带上贝类丰富,草滩辽阔
比基岩海岸更利于多种生物的生存
海水浅、港汊多,浮游生物众多
两大潮波系统的汇合也促进水体交融和上下翻动
为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提供了充足饵料与优越环境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10期 摄影:孙华金
12.10
是云量的各级记号
这里观测的是“总云量”(各类云都要统计)
下面这个图是具体说明
12.11
具体来看这篇文章吧
2020年的十个地理关键词
12.12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11期 摄影:田捷砚
在冰川运动过程中
地表松散的物质不断被刨蚀、搬运,形成负地形
而坚硬的基岩无法被运走形成堤坎
负地形如果被围合
就会存积地表水或是降水,形成高山冰蚀湖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10期 摄影:李国平
冰碛(qì)湖是指冰川消融时其挟带的堆积物
刚好“摆放”成了一个洼地
或堵塞部分河床,导致积水成湖
12.13
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
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25秒
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
与一般的海面波浪不同
海啸波是一种特殊的重力波
其最大特点是波长极长,可达数百公里
由于波浪的能量损失与其波长成反比
所以海啸波远距离移动时所损失的能量十分有限
而一旦其接近海岸,水深变浅
传播速度骤然降低,前进受阻,波高便会大增
再加上后面高速海水的推挤叠加
仿佛有无数重型卡车发生了连续追尾
便会掀起携带巨大能量的惊涛骇浪,扑向陆地
12.14
在岩溶地区
地表水通过岩层中的裂隙不断
下渗、溶蚀、扩大裂隙空间、形成落水洞
在地下汇聚,最终形成地下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2期 摄影:李晋
根据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
桂、滇、黔、湘、鄂、粤、川、渝岩溶区
共发现流量在50升/秒以上的地下河2500多条
12.15
还记得《八十天环游地球》里主人公
环游结束后发现比打赌的日期提前了一天吗
实际上这就是由于他们是自西向东环游地球
所以时间要减少一天
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回到始发港后
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岸上的日期比航行日志记载的日期“多”了一天
这是因为当船舶往西行进时
视太阳时正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
使得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
通过计算,绕行地球一周就要减少一天的时间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
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12.16
黑戈壁是指跨越内蒙古、甘肃、新疆
东起额济纳河,西抵天山东部
北抵中蒙界山,南临河西走廊
一个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10期 摄影:马宏杰
黑色是因为这些石子在长期干旱与大风的环境中
表面因不断地风化和氧化
蒙上了一层黑褐色的铁锰质薄膜
被称为“沙漠漆”或“戈壁漆”
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漆膜
如果你砸开石头
会发现里面的颜色与外面的这层漆皮并不一样
里面才是岩石本身的颜色
12.17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为什么我国的航天器大都降落在四子王旗?
首先,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
海拔1000米到1200米,属沙质草原
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大的河流湖泊
主着陆场“阿木古郎”位于草原纵深地带
地旷人稀,无树、无铁路、无高压电杆
便于飞船着陆
其次,这里空气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干燥少雨,空气能见度高
有利于着陆后的快速寻找
实际上我国还有一个副着陆场
就是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的
备份着陆场东风着陆场
2016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
就是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的
12.18
雪线是冰雪的积累与消融平衡了的地方的连线
就是说在这条线上每年落下多少积雪
正好全都融化了
在此之上,冰雪逐年积累
在此之下,冰雪全部融化,不能留存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8期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从山顶向下覆盖积雪的下限
所勾勒出的那条曲曲折折的线
就是画出黑白两个世界的那条线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雪线
因为有许多地方是
向下流淌的冰川的末端连线勾画的
冰川的末端往往要超出雪线
因为冰川向下流淌
在雪线附近还未来得及融化,冰川就流下去了
冰川的末端应该是
冰川流动的速度与融化的速度相等的地方
因此冰川的末端显然不是雪线
12.19
堆积在大陆架边缘的沉积物
在暴风浪、地震等因素的诱发下发生崩塌
迅速与海水混合形成泥沙混杂的“水下泥石流”
称为海底浊流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密度
因此能以极快的流速沿着大陆坡下滑
其巨大的能量可切割陆坡形成陡峭的峡谷
进而在峡谷口平缓地带堆积成扇形的“浊积扇”
深海浊流对海底建筑物会造成很强的破坏作用
此类浊流本身就是由于
大西洋海底电缆突然被切断而被发现的
12.20
1173年比萨大教堂的钟塔开始建造之时
没有人想把它建成斜的
但几年后建到第4层时,整个建筑居然偏离了垂线
中世纪的工匠感到大惑不解,工程只好暂停
实际上塔不是人建斜的,问题出在地基上
比萨斜塔所在的这片小冲积平原
几层沙土垫着同样松软的粉质黏土
而且这么高的塔只挖掘了3米的浅地基
这意味着从施工那天起
就注定是东倒西歪,无法挺立的
尽管1272年起,就开始逐步修正倾斜
到百年后竣工时
屋顶的几何中心点还是偏离底层圆心5米
20世纪末
科学家用现代工程技术加固了它脚下的泥土
让它得以“斜而不倒”
12.21
三叠纪时期
四川省和云南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干旱气候环境下,
出现规模较大的咸化海域,称为上扬子蒸发海
由于海水进退频繁,使得海底的膏盐沉积增多
中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东部抬升
致使含膏盐沉积带
从今天长江沿线的巫山-重庆-泸州一线
逐步向川中、川西地区运动,形成盐的沉积区域
三叠纪末四川结束了海侵历史
东部转为内陆湖盆环境,湖盆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几乎占据今四川盆地全境
东部内陆湖盆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巴蜀湖”
到了侏罗纪时期
巴蜀湖面积逐渐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称为蜀湖
随着紫色砂岩的厚度沉积
相应沉积了含盐卤物质
在盆地南部的今重庆市綦江县以西
四川省合江县、泸州市、自贡市以南形成了
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巴湖
巴湖在干旱气候强烈蒸发作用下
出现含盐沉积,积聚于侏罗纪岩层中
到白垩纪
蜀湖沉降中心在今雅安市-峨眉山市一带
盐矿形成与四川盆地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一是海洋中盐类物质在干燥气候条件下
蒸发结晶
二是古构造凹陷盆地范围大,地形沉降幅度大
封闭性好,沉积稳定,咸化时间长
12.22
四川大熊猫与陕西秦岭大熊猫不只是老家不同
而是两个亚种
四川大熊猫头比较大,且头型偏长,更像熊
而陕西秦岭大熊猫,头圆嘴短
胸部毛色表现出棕色,长得更像猫
虽说是近亲,但dna研究显示
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其实并不太熟
已经30万年没有过来往了
秦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
该山脉南坡中段海拔1500~3100m的
高山、亚高山地区
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主要位于中国四川省境内
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
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12.23
格聂之眼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高山湖泊
在它附近还分布着很多高山海子
这些海子虽形状各异,但位置特殊
它们就像一排巨大的脚印
成串珠状延伸向格聂神山的方向
而格聂之眼正好位于串珠上的最后一个格聂之眼的形成大致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当广阔的山前冰水堆积平原形成时
格聂之眼的下方就存在一个冰核
经过多次 的冻胀作用后变得越来越大
后来当环境温度升高以后
冰块融化,地面下沉,形成了近似圆形的坑
还有一种可能是与沙土沉积有关
格聂之眼所在平原在形成之初沉积了较多沙土
沙土的渗透性会比周边的粉土强很多
地下水到达这里时就会顺着沙土渗漏
同时把周边细腻的粉土带向地下深处
久而久之形成了圆形的负地形
12.24
赛里木湖在冰封之前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冰块
但是湖水是流动的
所以无法形成连续的、大面积的冰面
随着水流的继续运动,这些薄冰会被推动上岸
同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这种现象每年都会出现,大概持续一到两周左右
还有更多冬日限定的景观在这里
12.25
全文重点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是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总称。中国在研究和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国家天文大地网和国家大地原点;国家水准网和国家水准原点;国家重力基本网。
国家天文大地网又称“国家水平 (平面) 控制网”。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相互连结的三角点、天文点、导线点构成的网。各点的水平位置是按国家统一的大地测量规范测定,并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当推算各点的大地坐标时,还必须有一个起算点即大地原点(也称大地基准点),其确定方法通常是在国家天文大地网中选择一个比较适中的三角点作为原点,以高精度测定其天文经、纬度和到另一三角点的天文方位角,根据参考椭球定位求得该原点的大地经纬度、大地高和到另一点的大地方位角,这些数据称为大地基准数据。中国以设在陕西西安附近泾阳县境内的国家大地原点为起算点,根据该原点推算而得的坐标称为“1980年大地坐标系”,下图)。
国家水准网是在全国范围内按国家统一的大地测量规范,测定一系列统一而精确高程的地面点所构成的网。主要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又称“国家高程控制网”。经精确测定高程的地面点称为水准点,均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各水准点的高程,由几个等级的水准测量来测定。
国家重力基本网是确定我国重力加速度数值的坐标体系。重力成果在研究地球形状、精确处理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发展空间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勘探、 地震、天文、计量和高能物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包括21个重力基准点和126个重力基本点。
12.26
皖西大裂谷地处大别山的北麓
是山前盆地裂谷
集峡谷地貌和洞穴景观于一体
裂谷长约1500米,宽数十米、高十余米
是由流水沿断裂构造长期侵蚀下切所形成的
其西侧洞穴也是因
流水沿岩石构造软弱部位选择性溶蚀所致
12.27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10期 摄影:谢罡
“山谷风”是垂直厚度大
并有一定范围的局地昼夜环流系统
其规模与谷地形态、位置有关
河谷中温度的昼日变化会导致山谷风的昼夜环流
白天
山坡上的空气受热大于河谷底层的大气
产生上升气流
谷底空气沿坡地上升便形成了谷风
夜间
山坡上部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地便是山风
当局地强烈向上的谷地气流与坡地上升气流
相汇合并升至两侧山地的一定高度时
会形成云雾带
而下降气流的增温减湿则会增强谷底的干旱程度
12.28
18世纪初,五大连池地区喷发形成了两座火山:
老黑山和火烧山
当年这两座火山喷出的玄武岩浆
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
而后凝固成了波澜壮阔的熔岩“海洋”
同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熔岩形态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10期 摄影:周海翔
而长白山天池那样的火口湖
先是由火山喷发
创造一个可以用来盛水的火山口或者破火山口
如果这天然的“承露台”恰巧身处降水偏多的地带
又有一定的地下水补给,就会积水成湖
12.29
洋流按地理位置分为
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沿岸流四种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
我国渤海、黄海、东海的海流
主要是由黑潮暖流和沿岸流两个流系组成
具有气旋式环流的特征
其中黑潮流系是由黑潮主干及其分支组成
沿岸流自北向南主要有
辽南沿岸流、辽东沿岸流、
渤海沿岸流、苏北沿岸流和闽浙沿岸流
12.30
云瀑就是瀑布状的地形云
地形云是潮湿气团被谷风、季风、信风等动力
吹送至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方
气团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之后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
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就像瀑布一样
因此将这个景观命名为“云瀑”
云瀑一般发生在地形起伏的地方:
一是山区,二是高原边缘
至于云体为什么会从高处向低处倾泻
首先是地形的原因
云体流经的地形经历了从高到低的一种急剧变化
如云体越过陡峭的山脊线 从上向下倾泻
这种垂直方向的运动主要是受重力的作用
因为下泻的云体温度低、密度大,相对较重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风的驱动
无论是低温高密气体的聚集
还是其朝某一方向的运动,都需要风的驱动
而且只要条件具备,风就催生了云
云就转化成云瀑了
12.31
当气温急降,湖泊会结冻
但并不是所有冻上的湖都能出现冰泡景观
最基本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
二是湖泊当地温度急速降到冰点以下
换句话说就是
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
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
- end -
编辑 | 尹诗画
图源 | 视觉中国、网络
往期地理君小课堂
地理君小课堂2020年11月丨10月
9月丨8月|7月| 6月
5月|4月| 3月| 2月|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