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在哪 杜甫草堂
徐海涛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了躲避&34;安史之乱&34;,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来到成都。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为&34;成都草堂&34;。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当时的成都远离中原的战乱。而且,草堂又地处郊外。
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
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部分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
正门的故事,杜甫草堂有四个大门,西南方向的这个门是正门。
虽然这个门是杜甫草堂的正门,但是成都人却很少从这个门进出,原因就是这个门离成都市区比较远,交通不如北门和南门那么方便。
我小时候,这个门外面就是很有特色的川西平原的农村田园风光。那个时候的农田跟现在不一样,农田中有星星点点的一簇一簇的竹林,成都话说是“林盘”,这个“盘”还不读盘,而是读成“攀”。
林盘里面有一些房子,这就是农民的房子,川西坝子的农村和北方的农村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北方农村的农民都是聚居的,一个村的人都住在一起,房子一间接一间,川西农村的农民是散居的,一个林盘里面是一家人或者是不多的几家人。
林盘是美丽的,一些林盘周围有小河沟环绕,林盘里面散养着鸡鸭鹅,小河沟是鸭,鹅栖戏的天堂,特别是在春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你从飞机上往下看,一片金黄色的里面点缀着一簇一簇的绿色的竹林,非常有特色,非常有韵味。
现在追求一统,整齐划一,没有了特色,没有了韵味,没有了区别,这样美好的林盘只能在梦中找寻了。
现在这里被开发成为成都市最高房价的高品质小区,成都市目前的房价一般的就是一万多两万元一个平方米。
这里的电梯洋房都是五万左右,别墅就更贵了。
正门面向浣花溪,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前面有一堵白粉壁青瓦、庄严肃穆的照壁伫立,形成一道屏障,避免内部园林景色被一览无余,给草堂增添了几分含蓄和深邃的感觉。
照壁依寺观、祠庙形制所建筑,与正门两侧八字粉墙相呼应,使得正门区域不仅显现出简洁素朴的风格,也决定了草堂建筑是兼有纪念祠宇、官署以及民居三者风格特点的结合体。
现在来看看杜甫草堂的正门,正门匾额&34;草堂&34;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手书。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34;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34;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
“万里桥&34;就是现在的老南门大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褘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褘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34;万里之行始于此。&34;
老南门大桥因此又被称为“万里桥”
杜甫草堂就在桥的西边;
百花潭北庄是说杜甫草堂在百花潭的北边,这里说的百花潭应该是在现在的浣花溪公园的位置,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在清朝的时候,一个名字叫黄云鹄(hu)的官员兼学者,在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百花潭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
陆游有诗这样写道:“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34;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杜甫草堂就在百花潭的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