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英街 深圳中英街现在开放吗
进入中英街采访的那天,恰好是3月18日。普通的街道、平常的楼房、早锻炼的阿姨、忙碌的店主,一切与普通街道并无二致。中英街不过250米长,三四米宽,走在这条小街上,却有种特别的感觉。
看到警世亭里的“中英街警示钟”,就知道为何有这番特别感觉。警示钟周身泛着青色,正面及背面分别镌刻着“中英街警世钟”和“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几个大字,它记录着中英街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和回归一百年多的历史。自2002年起,每年3月18日,中英街都会举行“3·18警示日”纪念活动。
中英街原名“鸬鹚径”,地处深圳市盐田区南部的沙头角。1899年3月,清政府和英政府根据《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此完成沙头角勘界,东侧为华界,西侧为港英界。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一条小街的雏形逐步形成,也就是中英街的前身。
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中英街成为边防禁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很多商品短缺。而“中英街”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免税街,来自世界各地的日用商品种类繁多,很多人就涌入中英街大肆采购,除了抢手的黄金饰品,折叠伞、尼龙布、肥皂、长筒丝袜等日用百货都供不应求。“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游”,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到沙头角中英街购物,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沙头角曾以深圳的窗口地位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而连接深港两地,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一街两制”人文景观的中英街,店铺林立、商品云集,满目琳琅、价廉物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誉为“购物天堂”。
李天送的药行是1979年开业的,记者在中英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他。这位大叔如今已是香港盐田同乡联谊总会理事、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文化交流发展协会理事。
“刚开张时,我们的店就像杂货店一样,什么东西都有得卖。”李天送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中英街就改变很多,“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是香港回归后的那几年,经常是人山人海。”那时中英街生意到底有多好?上世纪90年代初,这条250米的小街道曾创下了日接待游客近10万人的纪录。
当地人说,周末的中英街依然热闹,但过去那种人山人海的情形,如今却不多了。一方面,疫情带来巨大冲击,这里无法置之度外,中英街的深圳侧和香港侧被一道水马分开,内地居民只能在深方一侧活动。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选择的多元、内地市场的兴起,让中英街本身不再像过去那样在购物意义上“独一无二”。
中英街百汇坊是间经营了6年的日用百货店,出售护肤美妆、保健品和一些进口食品、日用品。祖籍湖北的店长陈建六年前来深圳发展,经历过一天两三万人的客流量,也乐见如今的相对平稳。陈建告诉记者,这两年网购成为趋势,主营线下业务的店铺也在试着和网络平台合作,发展线上购物。
路人告诉我们,如今来中英街,不仅是为了买东西,更是为了看一看这条特别的路,寻找这种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独一无二”。
还有很多人对这里有特别的记忆方式。在一间贴满雷锋画像的公寓里,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中英街“名人”陈观玉。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陈观玉1949年回国,曾在沙头角种田,又一步步见证着深圳的崛起。从小受到街坊邻居帮助的陈观玉几十年来坚持做好事,回报街坊和社会,曾先后拿出50多万元捐助困难群众,也照顾了沙头角十余位孤寡老人。她被沙头角的居民称为“活雷锋”,而这一切源于陈观玉心中的一个朴素观念。
“我心中只有两个字——感恩。”问起亲历的中英街数十年变迁,陈观玉用自己的经历作答。“我做梦都没想到过有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繁荣的发展。”
离开中英街前,我们遇到了在盐田区土生土长的“90后”居民黄辉豪。在外上了大学后,黄辉豪重新回到家乡。“我对盐田感情很深。深港融合后,深圳的机遇越来越好,盐田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坦言,这里的人很务实,氛围也适合年轻人创业创新,“我们把梦想和深圳绑在一起,所以我回来了。”
围绕着中英街的,已经不再是自卑和屈辱,也不再是一边向另一边的羡慕。“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回望“百年老街”,沉静而质朴,诠释的或许正是中国的进步。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新华社资料图
来源:作者:许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