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收费吗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境内,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港、深、莞、广等核心城市都在其1小时生活圈内,园区三十多处景点,是集森林氧吧、文化体验、姻缘许愿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首家民营森林公园。
观音山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坐拥东莞市内最大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0000个,山水相依、森林密布的自然风貌造就了它冬暖夏凉的区域优势。同时,园内繁衍着近千种野生植物和300余种野生动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健康养生创造了良好的天然条件,被誉为“南天灵秀胜境,森林康养福地”。
回顾历史,峥嵘岁月。观音山从立园营业无人观光,到游客天南地北慕名而来。2019年观音山入园人次达到135万;2020年观音山入园人次达到150万。丰富的文化,清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年前的观音山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丘,当地人闲暇爬山的一个去处而已。
时至今日,观音山公园俨然已成为全国“两山论”理念的实践典范,是国家森林公园的样本。那么,观音山公园究竟是怎么做的?从荒芜之山到城市绿肺,从工业小镇到旅游之城,一个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跃然于东莞版图之上。今天,让我们一起徐徐打开观音山公园的发展画卷,一起来见证观音山公园成功的秘密。
一是对生态进行科学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音山公园实施了全面生态保护。建园初,公园便对18平方公里的生态资源进行了区域规划,根据山体的走势和植被的生长环境划定了重点保护区、生态核心区、适度开发区三大区域,侧重于保护,并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建设与维护。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林项改造超过1000亩,以及树木后期抚育管理,加大了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尤其是名贵树木的保护,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2%以上。
二是对生态进行有效保护。邀请专业护林员分片区看管,保护林区和水源,避免林木受灾,水源污染;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减灾”的森林防火方针,公园连续20年未发生失火事件;对山体滑坡雷电等安全隐患进行实时防护,分时节进行土质改良并种下绿植改造;为保护国家濒危动植物,如粘木、白桂木、苏铁蕨、土蚕霜、金茶花、野茶树、金线莲植物和中华小鲵、穿山甲、野猪群等野生动物,公园在园内安装了视频监控以及护栏、宣传警示牌近100块,加强对上山人员的宣传教育,三班倒24小时对山林巡逻,及时清除各类猎捕工具。
三是对生态进行科普教育。2003年,公园创建了国内首家古树博物馆,迄今为止,已收藏了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古树60余棵,镇馆之宝就是一棵距今约4500年的古树,并对名贵、古老树木进行建档造册。依托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以及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寒暑假等节日,通过与广大游客及各地中小学生参观古树博物馆、植树、认养树木以及生态环境知识科普、研学旅游等互动方式,依托绿色森林资源,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和弘扬生态文明,将森林资源和绿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
四是挖掘生态文化。每年邀请知名作家、画家、书法家及摄影师,以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扬生态文化。连续15年举办“万人登山”、以及“健康万里行”等旅游体验活动,多年来坚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和生态体验教育,发起“共建生态文明、同享碧水蓝天”倡议,每年持续开展植树造林、认养树木、森林科普、生态徒步等公益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观音山丰富的山水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无数作家、诗人、书画家走进景区采风、研讨,创作出诸多生态作品,大力推动保护生态文明的工作。
一是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是加强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规划好文化方向和旅游目标。建园初就确定了主打文化牌,我们研究深挖了观音山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确定文化属性,根据政策方向、行业动态、人文景观、传统节日、季节时节、精品线路、火爆项目、热点新闻来提炼内容,策划出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宣传出稿、拍摄成片,邀请呼吁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众的需求出发,确保其发挥最佳效益。
三是促进业态融合发展。实施“文化 ”“旅游 ”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项目重点建设。同时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
四是大力宣传传统文化。我们根据广大市民、游客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艺术品位,每年轮番推出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姻缘文化、公益文化、孝道文化、康体文化,让近30万名市民、游客参与其中,引起国内外众多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南方日报争相报道,其文化品牌影响力,每年覆盖2000万人,观音山的文章、图片、视频一年累计超5亿阅读量,传承和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进行森林分区规划。我们根据森林走势和植被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划分了区域和功能,目前规划:森林康养社区、养老社区、康养技工学院、疗养医院,全方位为广大市民提供配套服务。同时完善园内观光栈道建设,让广大市民在森林里能轻松自由的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拥抱大自然,在着重保护生态资源、沉淀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
二是打造森林康养基地。根据相关政策,立项申报,研究分析,科学规划、分条落实,以森林康养环境指标监测体系将森林康养基地良好的生态指标化、定量化、数据化为依据,打造出既符合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又符合观音山“森林疗养”系统要求的森林康养基地。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健全的大交通体系,让进入园区的市民不堵车、不拥挤、可休闲、可康养;统筹路网、电网、水网、气网、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森林康养基地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不断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
四是建立康养产品体系。我们通过网络数据分析,细分客户群体:少儿类、中青类、老年类,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年龄段,针对性推荐最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产品。同时,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黏性,我们每一次对客户体验的项目进行数据登记,基于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种类,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从而打造出令客户满意的康养产品。
公园管委会陈景玉说,因为疫情人们更加重视健康,新的一年我们将会在保护好原有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始终立足生态文明保护传承,完善制度建设和实践检验,在发展中将生态自然与人文活动完美结合,全面围绕生态文化、森林文化、健康文化等旅游战略,策划以自然生态、森林康养、健身休闲为主题的活动。观音山公园发展的目标是:在未来3-5年内,将公园建设成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标准的风景名胜区。同时,依托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健康旅游新模式,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森林旅游新业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理念。